分城的经济发展与武将选择密切相关,合理配置武将能够显著提升资源产出效率。分城作为主城的辅助,主要承担资源生产和储备功能,因此武将的选择应优先考虑内政型或具备资源加成的角色。这类武将通常自带战法或属性能够提升木材、铁矿、石料、粮食等基础资源的产量,或是增加铜币收益。曹丕、张昭、张纮等文官类武将往往拥有内政加成战法,适合长期驻守分城以维持经济稳定增长。
分城的建筑升级顺序同样影响经济发展,初期应优先提升民居、农场、采石处、伐木场、冶铁台等资源类建筑等级。搭配具有相应加成的武将,如提升木材产量的武将可派驻伐木场附近,最大化资源收益。需分城的预备兵与主城独立,因此无需保留高统御值的战斗型武将,避免占用有限的统御值空间。后期若分城资源充足,可逐步升级圆丘坛等声望建筑,进一步扩大资源存储上限。
分城的队伍配置应以低消耗的屯田队、铺路队为主,减少主力部队的体力消耗。这类队伍通常由低统御值的蓝将或紫将组成,既能执行基础任务,又不会占用过多资源。若分城位于资源州或战略要地,可适当配置1-2支主力队伍用于防御,但需确保不影响主城的资源调配。分城的铜钱产出尤为重要,优先升级民居和集市,并派驻提升铜钱收益的武将,为赛季中后期的战法演练和武将招募提供稳定支持。
分城的选址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,建议选择6级资源地且周边资源分布均衡的区域。中心地块等级越高,分城的资源加成就越显著。分城应避免建在交战频繁的前线,以减少被攻占的风险。若分城用于战略防守,可适当升级城墙和城防军,但核心目标仍是保障资源生产。分城与主城的资源互通,因此无需重复建设寻访、锻造等功能性建筑,集中资源提升产量即可。
分城的长期发展需兼顾资源与军事平衡,过度侧重某一方向均会影响整体效率。经济型分城应保持建筑与武将的协同,避免频繁更换配置导致资源浪费。分城的预备兵营和征兵队列可为主城提供额外兵力补充,但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,确保不影响资源生产。分城的拆除与重建成本较高,因此规划阶段就需明确其定位,避免后期调整耗费过多资源。